1930年初,臨河縣政府為增加財政收入,雖明令禁止種植大煙,暗中卻向農民攤派種植任務,以收取煙稅。是年5月,當局派出丈煙委員,到農村清丈大煙種植面積。丈煙委員接受地主大戶的賄賂,對地主以多丈少,一畝丈成幾分;對貧苦農戶則以少丈多,幾分丈成一畝。另外收取煙款也先從窮人開始,廣大農民怨聲載道。黨支部決定發動群眾與當局展開斗爭,為貧苦農民伸張正義。這場斗爭首先在民憤最大的蠻會地區開展起來。支部先派蠻會農民積極分子白英找丈煙委員查問,結果被丈煙委員和區警轟了出來。白英沒有泄氣,跟隨丈煙委員了解底細,并通過記賬先生查清了丈煙委員徇私舞弊的真相,然后發動群眾聯名到縣政府告狀。縣長白保莊怕群眾起來鬧事,迅速派人前往查辦。由于證據確鑿,被迫撤換了丈煙委員。一些地主大戶見風頭不對,讓丈煙委員減少白英家的煙地面積,企圖拉攏白英。但是白英不為所動,堅持一律重丈。當局只好重新丈量煙地,從而大大減輕了貧苦農民的負擔。
白英是準格爾旗人,曾在馮玉祥部當兵。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他通過這次斗爭,感受到群眾力量的強大,也認識到只有共產黨才是窮苦百姓的救星,因此積極要求入黨。臨河支部經進一步考察培養,于1930年9月吸收他加入中國共產黨。鑒于王汝賢被捕脫險后下落不明,遂由白英接任支部宣傳兼農運委員。
抗煙稅斗爭取得勝利后,黨支部召開會議總結前段斗爭經驗。會議認為,雖然前段斗爭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勝利,解決了貧苦農民的一些暫時困難,但是農民的根本問題是土地問題,而農民對土地的要求也非常迫切。因此,支部決定領導農民開展買地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