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掌上六安”微信視頻號發布的一則短視頻介紹,安徽六安市舒城縣政府大院近日在網上“火了”,網友親切地稱:比自家小區還容易進出的政府大院。根據視頻介紹,舒城縣政府大院隨意進出無門卡,自由停車不收費。
據了解,舒城縣政府大院的“對外開放”并非始于今日,更非心血來潮地應景作秀。有市民坦言:“從我們有印象記事的時候,大門永遠是敞開的,也沒有看到有人被阻攔在門外。”隨意進出無門卡,自由停車不收費,包括政府的食堂、衛生間等也都是呈現出公共開放的無限制狀態。此舉宛如一股春風、清流,政府用最實在、最親民的姿態,溫暖著每一個老百姓的心。
實際上,近年來向社會開放的地方政府大院越來越多,有的政府大院允許市民在里面免費停車,有的機關食堂則對外來游客開放,還有的鎮政府大院讓農戶曬糧食,這些舉措都贏得了好評。
誠然,隨著近年來政府的職能轉變和服務意識提升,公共機構的便民、惠民舉措層出不窮。目前各地都設有市民服務中心,方便群眾辦理各項事務;許多地方的政務系統都推出網上辦事程序,并壓減對各項材料的要求,真正達成讓“群眾少跑腿”的利民效果。群眾真正需要到政府大院辦事的訴求并不是很多,但敞開政府大門的積極意義卻不容小覷。
首先,切實便利群眾。隨意進出無門卡,自由停車不收費,這種做法的確方便群眾,特別是可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碰到避暑、躲雨等突發或臨時性情況,尤其是常見性的內急,便于群眾隨時解決。
其次,贏得群眾好感。政府大院向群眾開放,不僅是一種簡單和表面的形式,更傳遞出接納與不設防的親民態度。“隨便進”表明政府心里裝著群眾,不把百姓當外人,讓其充分感受到尊重與重視。誠如該縣縣長所言:“大院開放不存在什么方不方便,大家都是人民群眾。”這勢必會拉近群眾與政府之間的情感距離。
第三,體現政府透明和接受監督。政府大院開放,就是向社會傳遞出“人民當家做主”的民主寓意,不僅方便了群眾,也彰顯出政府公開透明、愿意接受監督的鮮明態度。同時也會給投資者留下很好的印象。它展現出親民、愛民、無衙門做派的一面,這無疑為政府形象、地方形象加分。
親民從來不是一句空話,需要政府用施政細節去詮釋。當然,面對政府大院“隨便進”,也有人擔心會導致人流增加,管理難度加大,是否會影響到正常辦公環境。這的確考驗政府的執政能力與管理智慧,需要政府的有序引導和機制完善。各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找到互惠雙贏的平衡點。
當然,政府大院高度開放不等于無人管理。在開放的同時,只有科學管理才能維護政府大院秩序,使其更好服務政府機關和當地群眾。比如在政府大院停車不能亂停亂放,在政府食堂就餐不能浪費糧食,在機關廁所如廁要注意文明,更不能在政府大院大吵大鬧影響辦公。這需要提醒進入政府大院的群眾遵守基本規則,也需要安排專人巡邏確保秩序。
在這個信息化、透明化的時代,政府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民眾的心。舒城縣政府大院“隨便進”的做法,無疑為政府與群眾之間建立了一種更加緊密、更加親切的聯系。這種聯系不僅能夠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也能夠激發群眾參與社會事務的熱情和積極性。(張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