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微信上幫忙推廣發圖片,就能獲得相應的傭金。”大學生小妍(化名)趁假期做兼職賺取零花錢,然而,一份既輕松又來錢快的兼職,卻讓她淪為犯罪分子詐騙的幫兇。
近期,經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小妍因犯詐騙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六千元。
輕松的假期“兼職”
2023年12月,小妍刷到了一則招募“推廣人員”的兼職廣告,想著自己放假在家沒事干,廣告中的工作內容又比較簡單,她便聯系了對方。
“只要在微信上幫忙推廣發圖片,就能獲得相應的傭金。”對方稱此項兼職工作系出于推廣需要,并給小妍發來了推廣圖片和10個手機號碼,要求她添加手機號碼對應的微信號后發送圖片。
小妍沒有猶豫就按照對方的要求完成了兼職任務,并拿到了相應的傭金。
沒多久,小妍發現圖片中的內容不像單純的廣告。“自稱某某客服,要辦理兌付業務就進群,附上群二維碼……”仔細看過上面的內容后,她意識到所謂的推廣圖極有可能是“詐騙教程”。
兼職變“詐騙助理”
“招募助理,另有傭金,有意向的可聯系。”雖然對于“兼職”的性質產生了懷疑,但看到上家在任務群內招募“助理”,為賺取更多錢款,小妍選擇繼續聯系對方。
成為上家的助理后,小妍變成了任務群的管理員。上家會將相關任務要求等發給小妍,由小妍在群內發布任務,有人接單任務后,小妍再將相關素材發給接單的下家,并在下家完成任務后結算金額。
接觸越多,小妍越發肯定自己做的兼職就是在為詐騙團伙提供幫助。抱著僥幸心理,小妍一直做到了假期結束。
2024年2月,金山公安在辦理一起詐騙案中發現小妍有重大作案嫌疑,遂于同年4月將其抓獲歸案。
經審查,金山區檢察院依法以詐騙罪對小妍提起公訴。2024年9月,法院經審理采納檢察機關提出的量刑建議,作出前述判決。
據澎湃新聞、包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