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擁有廣袤地理空間、豐富自然資源、獨特區位優勢,發展低空經濟基礎良好、潛力巨大。因地制宜,發揮比較優勢,創造獨特“打法”,加快低空飛行與多領域、多行業的融合,以點帶面促發展,低空經濟“振翅高飛”值得期待
車輛出現故障,幾分鐘后載有車輛維修配件及救援物資的無人機順利抵達,實現精準投放、快速救援;剛剛擠出的駝奶,搭載復合翼運輸無人機運往乳業基地,2小時完成從牧戶到加工廠再到成品的全部流程……這不是電影里的場景,而是在近日舉辦的“低空之韻·夢幻飛馳”阿拉善低空經濟及車輛測試活動上真實發生的事情。這樣的場景,是當下內蒙古低空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也預示著千米以下的天空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繁忙。
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空域為依托,以航空器為主要載體,涵蓋載人、載貨等各種低空飛行活動的綜合經濟形態。今年以來,低空經濟在全國各地持續升溫。從中央到地方,相關政策頻出,將低空經濟定位為培育發展動能、創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內蒙古緊抓機遇,聚焦產業發展新賽道打出組合拳,印發《內蒙古自治區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內蒙古自治區低空物流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等一系列文件,在加快低空空域改革、統籌共建基礎設施、開發開放應用場景、培育更多低空物流場景等方面有的放矢,推動低空經濟產業集聚發展、高質量發展。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而擁有廣袤地理空間、豐富自然資源、獨特區位優勢的內蒙古,發展低空經濟基礎良好、潛力巨大。依托呼和浩特低空經濟產業園,推動以無人機及核心零部件制造為重點,服務、研發、培訓、物流為特色的低空經濟示范區建設;聚焦鄂爾多斯市在試飛業務、短途運輸、航空培訓等方面產業基礎,打造低空經濟示范區;圍繞包頭市裝備制造和稀土新材料優勢,培育以低空飛行器整機及核心零部件制造為核心的低空制造集聚區;發揮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場景多元優勢及東部地區文旅資源優勢,建設赤通錫低空應用和烏海阿拉善海拉爾滿洲里低空旅游集聚區……因地制宜,發揮比較優勢,創造獨特“打法”,加快低空飛行與多領域、多行業的融合,以點帶面促發展,內蒙古低空經濟的發展空間會更加廣闊、活力會更加澎湃。
低空經濟既是能夠大展拳腳的廣闊舞臺,也是需要穩扎穩打的朝陽行業。想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就要在熱風口上保持冷靜,避免“一哄而上”的盲目跟風,通過各方努力共同去破解當前的難題,推動產業鏈的完善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政府部門要明確責任歸屬,建立適應低空經濟發展的管理機制和管理服務能力;科研單位、企業要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提高低空航空器的制造水平和運營能力;各級市場要瞄準群眾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不斷探索創造更多的消費場景,拓展“低空+”范圍。
遠方不遠,未來已來。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藥品果蔬“從天而降”、空中外賣“閃送”到手、“空中的士”載客上下班,會成為生活中常見的事。乘政策東風而起,借市場之勢直上,低空經濟“振翅高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