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不斷深化藥品監管與信用監管融合,持續推動監管方式的創新與發展。
建立多維檢查體系,開發監管風險預警系統,強化藥品跨部門綜合監管的協同效能;創新“標簽式”管理模式,建立藥品經營戶信用檔案,實現對藥品經營戶的“精準畫像”;構建藥品監管信用風險分類模型,形成“信用+風險”監管新模式,為藥品經營環節的質量安全筑起了堅實的防線。
構建分級制度,實現協同監管。結合轄區實際制定《巴彥淖爾市藥品經營企業藥品安全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制度(試行)》,根據上一年度藥品經營企業信用等級評定結果和日常檢查情況,結合既往2年“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工作信息,對其開展信用等級評定;建立自治區、市、旗縣區、鄉鎮蘇木市場監管所四級協同監管體系,推動藥品信用信息一網歸集。
定期動態調整,形成閉環監管。每年根據監督檢查與信用情況,動態調整風險等級。對評定為A級的一年開展1次監督檢查,采取低頻率監管、在條件允許范圍內,公開良好信用記錄;對評定為B級的一年開展2次監督檢查,采取適度頻率監管、重點檢查存在問題的整改情況;評定為C級的一年開展3次監督檢查,重點檢查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持續合規及質量風險控制情況;評定為D級的一年開展4次監督檢查,除重點檢查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持續合規及質量風險控制情況,對其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加大處罰,并予以曝光,將其法定代表人、企業負責人和質量負責人列入重點監管名單,符合從業限制規定情形的,依法進行限制的具體措施。
消除風險隱患,筑牢安全防線。2024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完成對全市1068戶藥品經營主體的信用風險等級評定工作,其中A類904戶,B類143戶,C類11戶,D類10戶,對不同信用風險等級的經營主體,實施差異化監管,增強監管靶向性,實現監管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下一步,該局將繼續推進藥品經營企業藥品安全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制度的執行和優化。同時還將積極探索新的監管方式和手段,不斷提升監管效能和質量。通過不斷創新和優化監管方式,為市場經營主體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優質的監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