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奔騰萬里,在巴彥淖爾拐了一個大大的“幾”字。黃河的最北端位于五原縣堤防二段,這里是黃河在地球表面緯度最高的河段,形成了黃河至北。每到冬日,這里書寫著大自然的杰作——黃河流凌奇觀,吸引著眾多游客與市民前來打卡。流凌柔美至極,以水為墨,以冰為箋,演繹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中華文明千年流轉的深厚底蘊。
入冬以來,五原縣境內黃河尚未完全被嚴寒馴服,但水流在低溫下開始凝結,起初只是一些細碎的冰晶在水面上閃爍,如同夜空中散落的星辰,隨波逐流。冰凌像是黃河派出的先遣使者,試探著冬日的溫度。在水流的裹挾下,晶瑩剔透的冰凌隨著水流相互碰撞、交融、擁抱,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讓冬日的黃河多了一份美麗和靈動。
“黃河遠上白云間,流凌片片向東遷。浮冰開花漫河舞,神奇景觀映眼簾。”隨著黃河流凌絕美上線,河面薄霧彌漫,大片冰凌如同銀色的鎧甲,從上游浩浩蕩蕩涌來。有的冰塊晶瑩剔透,宛如巨大的水晶鏡片,在光線的折射下,像珍珠瑪瑙鑲嵌在黃河上,散發出五彩斑斕的光芒;有的則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過的玉盤,圓潤而光滑,在水流中悠悠旋轉,這些冰塊相互擠壓、堆疊,形成各種各樣奇特的形狀;有的如同一座座小型的冰山,聳立在河面上,尖頂直指天空。
沿途水鼓冰,冰阻水,冰冷、靜止的表象之下是河水永不停息的流動。冰塊相互撞擊,發出沉悶而有力的聲響,那是黃河在寒冬中跳動的脈搏。它們順著河道蜿蜒前行,或湍急,或舒緩,向著遠方奔涌而去。
氣溫再降,冰凌大軍終于止步,黃河頓時失去了往日一瀉千里的氣勢。此時的黃河猶如國畫大師妙筆揮就的一幅雄渾壯觀的潑墨山水畫,莊嚴、肅穆,卻冰清玉潔。如鏡的河面反射著陽光,光影迷離,如夢似幻,美得讓人不覺忘記了寒冷。
站在黃河至北的瞭望臺上,望著這流凌奇觀,心中涌起的是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對黃河文化的深深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