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黨史故事 | 創建抗日民族先鋒隊
1936年秋,中共墾區工委為適應抗日形勢發展的需要,在墾區公開建立了由墾民積極分子組成的中華民族抗日先鋒隊。主要任務是團結和聯系廣大墾民,共同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工委要求抗日先鋒隊員“健全自己,影響別人”,在生產勞動、學習宣傳等方面都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抗日先鋒隊一建立就有隊員100多,后來增至300余人。
為加強抗日宣傳,抗日先鋒隊辦起了《抗日先鋒》小報,轉載國內外重大新聞,介紹全國抗日形勢,刊登墾區的好人好事,深受墾民歡迎。抗日先鋒隊還翻印了中國共產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及一些進步刊物,廣泛傳播馬列主義、俄國十月革命以及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
抗日先鋒隊還與全國各地一些愛國進步團體建立了密切聯系,平津等地的青年學生紛紛利用暑假到墾區參觀學習。浙江省的一些進步群眾團體了解到墾區的情況,專門組織了一個旅行團,發動青年學生數十人,攜帶電影放映器材來墾區慰問。他們在墾區一住數月,與墾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受到黨的教育和革命思想的熏陶。他們的行動引起國民黨反動派的注意,以致受到通緝。后在地下黨組織的幫助下,這個旅行團從墾區轉移到了延安,這些青年學生也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巴彥淖爾市委黨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