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了讓法律知識普及成果惠及農牧民群眾,磴口縣從“樹牢群眾觀念、走實群眾路線、做細群眾工作”三個方面入手,探索出了一條以“農牧民普法學法大講堂、法律明白人實踐站、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依托的普法新路,并獲得全國第二屆法治時代創新論壇“2024年普法與依法治理工作”創新案例榮譽稱號。
普法宣傳
強化資源共享
實現法律講堂全覆蓋
普法工作涉及社會各個方面、各個領域,需要各行業、各部門共同參與。磴口縣積極整合普法資源,以農牧民豐收節、民族政策宣傳月、12.4國家憲法宣傳周為引領,集中組織全縣40多個執法單位,深入開展各類主題宣傳活動,增強了“農牧民學法用法大講堂”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帶領普法業務骨干定期深入農牧區開展“法律下基層”活動。宣傳部、司法局、法治烏蘭牧騎等多部門共同開展“法律、科技、文化三下鄉”專題宣傳,婦聯利用“三八婦女節”開展婦女維權知識培訓,農牧業局等部門也積極參與,擴大了“農牧民普法學法大講堂”的社會影響力。
通過制作展板、張貼海報、散發宣傳資料、LED宣傳車播放公益宣傳片、法治文藝演出等形式,共舉辦法治宣傳、法律培訓106場次,發放宣傳資料12萬余份,使農牧民家庭達到戶均一冊普法書籍,真正讓法律與人民群眾“零距離”接觸。
實行群眾點菜
讓法律講堂配餐“有味道”
針對農村突出的法律問題,根據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經營所需法律知識的不同特點,磴口縣變“我講什么,你聽什么”為“你想聽什么,我就講什么”,變“轉播”為“直播”。組織法治宣講員走村入戶,把法治課堂搬到田間地頭、門口炕頭,對群眾進行現場“直播式”的法治宣傳,把農業法、種子法、人民調解法等法律知識作為宣傳重點。變“派飯”為“點菜”,根據群眾法律需求,實行“點菜式”服務,把“點菜”的主動權交給群眾,就鄉村振興建設等熱點問題,與群眾面對面、零距離交流,解答涉法咨詢。變“灌輸”為“交流”,開展法律培訓從灌輸式變為互動式、答疑式、交流式、點題式,依托法治烏蘭牧騎,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讓群眾坐得住、聽得懂、愿意聽、記得牢、用得上。
聚焦法治文化
讓法律講堂宣傳“干貨滿滿”
為深化法治建設,充分利用“法治磴口”公眾號、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臺,開展法律知識普及、典型案例釋法、法治活動宣傳推廣等,創新普法新潮。同時,通過“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平臺”、電視臺專欄等線上平臺及時向企業經營者和職工推送新版法律、法規常識等信息,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在磴口縣巴鎮賀蘭社區的民生家苑二期建成全縣首個法治文化小區,設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鐵藝雕塑、花池鐵藝宣傳牌、彩板法治文化墻、法治文化宣傳欄、法治涼亭等,拓展充滿趣味性和人文性的宣傳手段,使抽象的法律更具體化、法治宣傳更形象化。
為推動農牧區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落地,磴口縣結合實際,創新載體,讓法律明白人講法。把村居法律顧問和“法律明白人”鄉土優勢有機結合,2023年以來,培養“法律明白人”達到247名,累計進村入戶開展法治宣傳79次,成為農村普法主力軍。以民主法治示范創建活動為載體,各蘇木鎮按照“四個統一”標準打造法治宣傳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全縣共計12個嘎查村(社區)獲評全區、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載體,組織開展“三官一律”下基層活動,五年來,共開展集中宣講26次,舉辦法治講座31場,發放宣傳冊、宣傳單等資料40000余份,受教育群眾6400余人。
拓展工作路徑
讓法律講堂惠及更多群眾
磴口縣緊扣“看、聽、讀、賞、網”五大宣傳路徑,豐富法治宣傳內容和形式。打造法治廣場一個,法治文化墻繪10處,固定法治宣傳長廊(欄)47個,實現一村一法治文化陣地。發揮村村通廣播優勢,定期播放普法宣傳音頻,受益群眾達5.2萬人。在全縣47家農家書屋設立法律圖書室(角),配發法律法規系列圖書、報刊等書籍資料,放置民生服務手冊。打造法治烏蘭牧騎普法品牌,累計組織法治文藝演出250余場,擴大普法工作覆蓋面。依托“互聯網+法治宣傳”平臺,運用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信息,拓展法治宣傳覆蓋面。
磴口縣農牧區普法深入開展以來,目前已建設普法學法大講堂20個,開展各類聯合普法活動50余次,這些大講堂成為群眾表達民意、化解矛盾、凝心聚力、解決問題的現場工作站。開展線下憲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法治宣傳活動208場,其中,在農牧區舉辦宣傳活動120場,發放宣傳資料約5.8萬多份,受教育人員約9.8萬人次,現場解答法律咨詢200余人次,切實增強了農牧民法治意識,提高了他們對法治的信任度,為農牧區社會穩定和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抓好“關鍵少數”,各蘇木鎮以“法律大講堂”為主要形式,帶頭學法用法。2024年以來,各蘇木鎮領導干部參加法治培訓30余次,提升了領導干部對依法行政的理解和掌握。通過開展“法律進鄉村”活動80余次,提升農牧民法治素養。2024年共處理涉農牧區行政事務500余件,化解矛盾糾紛200余起,筑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利用“法治磴口”公眾號推送信息500余條,閱讀量達10萬余次;抖音平臺發布普法視頻100余個,播放量達50萬余次。這些舉措增強了宣傳教育的生動性、互動性和時效性,提升法治宣傳教育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