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鞏固經濟回穩向好態勢,工業經濟實現穩步快速增長,全市規上工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7.3%。
三大門類協同發力,采礦業引領增長。去年,全市規上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3%,已連續18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0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9%,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5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個百分點。
行業增長面超五成,重點行業增勢良好。去年,全市29個工業行業大類中,16個工業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為55.2%,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1個百分點。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拉動強勁,同比分別增長73.0%、7.8%和39.7%,合計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7個百分點。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增長有序,產銷銜接保持順暢。去年,全市64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34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增長面為53.1%,其中,原油106.1萬噸,增長64.4%;發電量318.8億千瓦時,增長14.0%;銅金屬含量2.7萬噸,增長46.0%;凍肉19.1萬噸,增長9.4%;十種有色金屬41.4萬噸,增長15.6%。全市規上工業產銷率為98.3%,全市規上工業銷售產值同比增長1.8%,其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8.2%,出口業務穩中向好。
特色產業穩步增長,高新技術增勢良好。去年,全市“兩個基地、四個集群”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4.0%,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個百分點。全市規上高新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高于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0.8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主力拉動優勢穩固,新增動能活力充沛。去年,聯邦制藥、巴彥油田(2023年6月新建入規)兩家頭部企業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5個百分點。全市新增入庫工業企業46戶,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1個百分點。其中,國城資源、蒙能能源、淖爾國能、華電新能源、積葭新材料5戶新入庫企業規模大,發展質量高,合計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1個百分點,對工業經濟增長貢獻有力。
國有控股護航增長,小微企業拉動增強。去年,全市規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2.2%,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0個百分點;小微企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7.4%,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8個百分點;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3.0%,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5個百分點;規上民營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2.8%,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