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噼里啪啦……”鞭炮聲震耳欲聾,“哞……”牛叫聲此起彼伏。2月6日正月初九,赤峰市林西縣北方活畜交易市場迎來春節后首個交易日,1200余頭肉牛進場交易,400余頭肉牛交易成功,總交易額超200萬元。
這個市場是赤峰最大的肉牛交易市場,一輛輛滿載著牲畜的車輛來來往往,商販、牧戶絡繹不絕。除了林西縣各鄉鎮的本地客商和養殖戶外,還有云南、貴州、遼寧、黑龍江等地的客商慕名而來,在肉牛交易區,一頭頭體格健壯的肉牛一字排開,賣家大聲介紹著自家牛的優點,而買家則帶著審視的眼光不停“挑刺”,現場一派熱火朝天、供銷兩旺的繁榮景象。
首單如晨鐘,敲響交易日的序曲。交易日首單由巴林右旗養殖戶王振威摘得,開市不到10分鐘,他精心飼養的12頭肉牛就被來自湖北的客商陳先生一眼相中,雙方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以6萬元的總價成交。
“林西縣統部鎮的種養循環產業鏈條非常適合發展肉牛養殖,吸引我們在這里創業,我目前舍飼100余頭肉牛,陸續還將有40余頭出欄代售。”王振威高興地說。
“寧可備而不戰,不可無備而戰。”湖北客商陳先生笑著說,為了搶到首單,他在春節假期一結束便來到統部鎮考察行情。“統部鎮肉牛交易市場基礎設施完備,服務非常周到,今天一開市我便買了20余頭肉牛。”陳先生說,他將陸續挑選100到150頭牛,拉回湖北。
交易市場熱火朝天,交易大廳同樣人頭攢動,完成交易的客商排隊繳納手續費。“市場自2008年成立至今,交易量逐漸遞升,2024年我們共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養殖戶20余萬人次,完成交易量40萬頭、交易額28億元。”林西縣北方活畜交易市場負責人付文有說,市場提供餐飲住宿、牛羊暫存飼養、飼草飼料供應、運輸貨物配送、母畜妊娠鑒定、出具防疫證明、售后質保等服務,縮短了養殖戶及商販的運輸路程,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風險,帶動了當地區域經濟發展。
林西縣北方活畜交易市場不僅是區域性的肉牛交易中心,更是赤北錫南肉牛產業鏈上的關鍵環節。2024年,林西縣肉牛存欄31.15萬頭,全縣建成萬頭肉牛養殖小區6處、千頭肉牛養殖小區17處。“我們將圍繞提升北方活畜市場承載能力,開展肉牛產業綜合服務體建設項目,加緊補齊線上交易平臺短板弱項,推動飼草料加工存儲交易園區規范化運營,努力打造赤峰北部、錫林郭勒盟南部具有影響力的飼草料加工、倉儲和集散交易中心。”林西縣統部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于鳳奎信心滿滿地說。(草原云·內蒙古新聞網記者 肖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