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進全民參保計劃落實,全市2024年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率達到98.7%;
全市11.3萬低收入人口實現應保盡保,醫療救助資助參保8.25萬人,醫療資助參保總金額1765.42萬元;
推進定點醫藥機構進銷存“一庫化”管理和“追溯碼”應用,藥品耗材追溯碼接入定點零售藥店931家,接入率100%。
……
翻閱過去一年我市醫保“民生賬單”,一組組數據折射出全市人民不斷提升的醫保獲得感和持續上漲的幸福指數。
2024年,我市醫療保障系統牢牢把握推動醫療保障工作高質量發展主題,持續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待遇保障水平、基金安全運行水平、便民服務水平全面提升,交出了一份溫暖的“民生答卷”。
織密醫療保障網
撐起群眾健康傘
醫療保障工作是關乎人民群眾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醫療保障水平是民生幸福的重要風向標。2024年,全市醫療保障系統聚焦城鄉居民參保擴面提質增效,不斷創新方式,以群眾參保報銷典型案例為題材,多層次、全方位強化宣傳,全力引導群眾積極參保,穩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順利實施。2024年,全市參加基本醫保143.3萬人(其中:城鎮職工27.07萬人,城鄉居民116.23萬人),基本醫保參保率(含異地參保人員)達到98.7%。
同時,健全基本醫保參保長效機制,全面排查醫保繳費情況,核實基金“家底”,對全市參保繳費工作做到心中有數。
鞏固拓展醫保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市11.3萬低收入人口實現應保盡保,醫療救助資助參保8.25萬人,醫療資助參保總金額1765.42萬元。累計監測并推送面臨因病返貧風險5245人,因病致貧風險2658人,三重制度綜合保障惠及困難群眾16.98萬人次,減輕群眾就醫負擔4.53億元。
優化醫保經辦服務
提高群眾滿意度
醫保經辦服務“升溫”,群眾幸福生活“加碼”。一年來,全市醫療保障系統致力于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醫保服務,不斷加強經辦管理,推動服務下沉,強化數智賦能,不斷提高工作精細度、便捷度、滿意度。
推進定點醫藥機構進銷存“一庫化”管理和“追溯碼”應用,藥品耗材追溯碼接入定點零售藥店931家,接入率100%。開通“藥店比價通”“暫停醫保結算機構名單查詢”功能,方便群眾比價、詢價,精準查詢。
推進醫保經辦數字化服務,完成年度醫保“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任務,實現區內職工醫保關系轉移接續、生育津貼、醫療救助對象資助參保“免申即享”。新生兒可憑出生醫學證明線上辦理參保,全市共辦理涉及“新生兒一件事”1000余件,生育津貼“免申即享”910件,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病種數由5種擴大至10種。
增強改革驅動力
助力“三醫”協同發展
建立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是深化醫改的重要任務,也是推動醫保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容。2024年,我市醫保領域一系列改革蹄疾步穩,有力促進了“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
實行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機制。累計落地實施產科類、護理類、中醫針法類等9批國家立項指南,全年完成了中醫外治類、手術類、檢驗類等713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工作;呵護“一老一小”,新設免陪護、新生兒護理、早產兒護理等醫療服務項目,確定市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內蒙古醫院為“免陪照護”服務試點,進一步規范醫療服務項目,滿足群眾多元需求。
認真落實國家組織的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落地實施九批國家組織、十三批省際聯盟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成果,采購金額分別達1.93億元和6772.46萬元;落實30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采購金額達5878.32萬元;通過自查、互查、抽查等形式,深入開展全市藥品耗材集采專項治理工作,藥品耗材網采率分別達到96.35%和87.96%。
完善醫保支付機制。鞏固拓展DIP付費成果,上線國家DIP信息系統,對全市開展住院結算的定點醫藥機構實行DIP月度預結算。開展緊密型醫共體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醫共體牽頭醫院負責的利益共享與風險分擔機制及醫保基金結余留用分配方案,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展望新征程,全市醫療保障系統將乘勢而上,深化醫保改革、完善政策體系、優化經辦服務、強化基金監管,把更多的惠民政策送到群眾“家門口”、更優的便捷服務集中到群眾“指尖上”、更暖的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里”,在推進全市醫保工作高質量發展上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