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3月13日電(李倩)位于黃河岸邊的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長期以來地區經濟支柱主要依賴農業和傳統能源。近年來,托克托縣錨定清潔能源、生物醫藥、現代化工三大主導產業,通過科技創新與產業鏈重構,走出一條“智”與“質”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綠能+消納”打造新引擎
走進內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托克托發電公司”)控制室,大屏幕上燃煤機組的排放指標、光伏板的發電效率、風機的在網狀態等數據實時跳動,展示著這座“世界在役最大火電廠”的綠色轉型成果。
托克托發電公司董事長張春宇介紹,公司推動傳統火電與風光新能源深度融合,蒙西托克托200萬千瓦風光項目年均發綠電超41億千瓦時,每年可替代標煤14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50萬噸。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后為新能源調峰,構建了風光火儲多能互補格局。
多能互補的融合創新是托克托縣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儲能電站、重卡充(換)電站、綠色甲醇……近年來,托克托縣重點推進一系列清潔能源項目,涵蓋光伏、儲能、多能互補等領域。
托克托縣委書記王冬生介紹,托克托縣以打造國內重要的綜合能源基地和綠電消納中心為目標,統籌推進風光火儲氫汽熱多能互補發展,加快推動一批綠色能源項目落地實施,提升能源供應能力,打造區域發展新引擎。
“化工+延鏈”驅動新跨越
緊鄰國家大型煤炭基地的托克托縣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可降解新材料、高端精細化學品等現代煤化工下游產業鏈。同時,立足高純電子氣體項目,加快引進特種氣體上下游配套產業項目,推動特種電子氣體產業盡快成鏈,與呼和浩特硅產業耦合發展,開辟現代化工領域的新賽道。
“煤炭不再是‘烏金’,而是‘白色黃金’。”內蒙古久泰集團總裁崔軼鈞拿起一袋聚乙醇酸顆粒說,這是從煤炭中提煉出的高端新材料,廣泛應用于醫藥、可降解塑料、石油開采等領域。
作為現代化工產業龍頭企業,久泰新材料公司構建了從煤炭到高端材料的全產業鏈閉環,通過科技創新,實現從傳統能源向高附加值產品的轉型升級。
正在建設的中船特氣高純電子氣體項目總投資13.6億元。項目已于今年1月試生產,計劃8月正式生產。項目全部建成后,不僅是呼和浩特市第一條特種氣體生產線,也是全球單條產能最大的特種氣體生產線。
托克托縣還在全力促進煤化工、焦化工、氟化工、氯堿化工等多產業鏈延伸發展、耦合發展,全力推動從三氟化氮向六氟化鎢等各類高純氣體延伸,大力發展新材料。
“玉米+醫藥”開辟新賽道
托克托縣處于北緯45度黃金玉米帶。依托資源優勢,當地正加速打造一個涵蓋從玉米原料到高端醫藥膠囊的全產業鏈體系,推動生物醫藥產業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方向加速轉型,跨入高端制劑、合成生物的新賽道。
綠微康生物科技是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有機酸和酶制劑。公司2000立方發酵生產線即將投產,屆時可實現有機酸10000噸、酶制劑200噸的產能目標。
內蒙古金達威藥業有限公司憑借輔酶Q10產能優勢和技術優勢,推進三期合成生物項目,今年新增產品線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增長超10億元。
常盛制藥投資15億元建設的“國際高端制劑智能制造燈塔工廠”項目,建成后總產能達到每年100億粒。
目前,托克托縣生物醫藥產業鏈企業已達20家,產品覆蓋人用藥、保健品及食品添加劑、動保等三大類30多個品種,金霉素和輔酶Q10的產量位居全球首位,已建成全國較大的生物發酵基地,生物醫藥產業鏈不斷延伸和壯大。
托克托縣副縣長柳松楠介紹,托克托縣正在全力推動原料藥向特色原料藥、高端中間體、成品制劑一體化邁進,持續延伸生物醫藥產業鏈條,全力建設內蒙古規模最大、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合成生物產業體系,打造國家級合成生物產業示范基地。
從“一粒玉米到一顆膠囊”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到“一度電到一片綠”的清潔能源體系,再到“一塊煤到一片新材料”的現代化工轉型,托克托縣以生物醫藥、清潔能源、現代化工三大主導產業為核心,正在全力打造千億級工業園區。“三大產業集群的協同發展,為托克托縣經濟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王冬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