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五原縣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也是設施農業大棚建設的黃金期。五原縣各地搶抓農時,積極改建設施農業,夯實春耕生產保障基礎。
在位于新公中鎮永聯村的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機械配合著人工在進行運材、打孔、立樁操作,旁邊施工人員正按規劃進行著水電改建工程。一座座嶄新鋼架大棚正拔地而起,農戶正積極籌劃著整地、施肥、覆膜。

建鋼架大棚
為讓農戶早受益、春耕時節不耽擱,該項目采用邊建設邊投用的模式進行。園區總占地面積800畝,計劃建設日光溫室50棟、鋼架拱棚200畝、明地種植示范區300畝,并配備智慧農業系統和供暖設備。園區建成后,預估總產值可達1330萬元,年收益25萬元左右,可吸納周邊村民200人就近務工。
“項目預計于今年6月份全部完工,通過溫室實現黃柿子四季均衡上市,提升種植收益。園區計劃引進企業進行統一運營管理,形成‘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規模化產業發展模式,為工業而生產,擴大五原縣黃柿子生產規模,增加黃柿子產量,為五原縣黃柿子產業特色加工提供優質原料,同時帶動周邊農戶通過種植黃柿子增產增收。”新公中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戚峻瑞說。
今年,五原縣將繼續提升特色瓜果種植的專業化、社會化水平,以設施農業助推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全縣計劃改造修繕設施農業園區9個,面積3414.9畝,其中日光溫室改造面積2532.8畝、鋼架拱棚改造面積882.1畝,主要分布在隆興昌鎮、新公中鎮、套海鎮和銀定圖鎮4個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