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在工地打工期間遇到了工資拖欠問題,人民調解員用專業法律知識幫助我們順利解決了問題,我們非常滿意。”說起人民調解員的幫助,市民劉濤話語里滿是感激。近年來,我市司法系統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動作為、勇于擔當,全力防范化解社會風險、妥善處理矛盾糾紛,推動調解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平安巴彥淖爾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健全機制
構建新時代大調解工作格局
“都鄉親鄰里的,謝啥,你們雙方滿意就行。”“有啥事兒你就和我們嘮嘮,咱們一起想辦法……”在烏拉特前旗大佘太鎮“老支書”調解室,3位老支書用耐心和智慧化解了村民黃志昇的煩心事。大佘太鎮司法所所長李瑞營感慨道:“3位老支書的工作非常出色,老百姓十分認可,我總能看到群眾握著他們的手不停道謝的場景。”
2024年以來,我市司法系統深入貫徹落實《巴彥淖爾市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銜接聯動工作的實施方案》,健全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形成了領導有力、各負其責、運轉高效的“大調解”工作格局。同時,強化“三調聯動”、隊伍建設和行政調解工作,吸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雙語調解員等充實調解隊伍,推動調解工作依法、規范、高效開展。
目前,全市共成立行政調解組織28個,專兼職調解員87名,各級行政調解組織共開展調解2672件次;建成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28家,鄉鎮(街道)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平臺)88個,覆蓋率達100%,形成了以市、旗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調解組織為主體,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為補充的調解網絡體系。
多方聯動
構建多元解紛新格局
臨河區司法局積極探索“黨建+人民調解”模式,將黨建引領融入調解全過程,構建由黨組織統一領導、黨員代表等多層級參與的基層治理模式,架起服務群眾的“連心橋”。烏拉特中旗司法局整合資源,搭建三級聯調平臺,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推動調解工作水平持續提升。
近年來,全市司法系統以“高質量調解年”為抓手,扎實推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全市各級調解組織共開展矛盾糾紛排查7600余次,調解矛盾糾紛26544件,成功率達99.63%。同時,深入推行“四所一庭”工作機制,總結形成“‘123+N’四所一庭工作法”,聯合化解矛盾糾紛2153件,繪就了巴彥淖爾“四所一庭”建設新圖景。
品牌創新
傳承新時代“楓橋經驗”
發放宣傳資料
我市涌現出了一批獨具特色的調解品牌。臨河區在雙河鎮、白腦包鎮成立全市首批“石榴籽民族團結進步聯合調解室”,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烏拉特后旗推行“三區聯動、多元共治”模式,成立全旗首家“石榴籽”調解室,為群眾提供“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服務……目前,全市共建成“石榴籽”調解室6家,開展矛盾糾紛排查323次,法治宣傳活動41次,化解矛盾糾紛136件,服務群眾4300余人次。2024年,我市“以‘石榴籽’調解室為筆 全力畫好民族團結進步同心圓”案例榮獲全國第二屆法治時代創新論壇法治創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