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157.5萬元為300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項目;為23820人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3146.5375萬元;為25290人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3355.5525萬元……一個個具體的數字描繪出我市殘疾人事業的發展,一項項有力舉措持續提升殘疾群眾的幸福指數。
今年,我市認真落實殘疾人社會保障政策措施,兜住、兜準、兜牢殘疾人民生底線,持續增進殘疾人民生福祉,提高殘疾人生活品質,不斷滿足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筑牢社會保障底線
家住臨河區狼山農場一分場的低保戶李洪林是肢體二級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為減輕他的經濟負擔,殘聯多次上門排查,并幫他申請了殘疾人重度護理補貼和生活困難補貼。之后,他每月領到了兩項補貼250元。
為切實保障困難殘疾人基本生活,提升重度殘疾人、生活困難殘疾人的生活質量,2024年,我市各級殘聯在重度護理補貼、生活困難補貼殘疾人的審核工作上持續發力,做細做優基本公共服務,持續筑牢殘疾人社會保障底線。配合鄉村振興局做好415名易致貧返貧和突發困難殘疾人的精準監測和及時幫扶。落實好為重度殘疾人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在自治區殘聯統一為0歲~59歲持證殘疾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的基礎上,我市各旗縣區殘聯為16054名持證殘疾人每人購買一份意外傷害保險。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25元,積極做好審核認定工作,全年共為23820人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3146.5375萬元,為25290人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3355.5525萬元。
今年,我市將繼續強化殘疾人兜底保障,用情用心用力解決事關殘疾人家庭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殘疾人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自從樓道里安裝了無障礙扶手后,我出門方便了,每天下樓鍛煉身體,心情也好了。”近日,家住臨河區王府花園的趙樹勛是肢體二級殘疾,腿腳不便。樓道里的樓梯、樓道單元門前的臺階一直是他出行的難題。
2024年,市殘聯、臨河區殘聯了解到趙樹勛的情況后,將其納入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中,為他在樓道里安裝了無障礙扶手、折疊休息椅、無障礙橡膠坡道,并在他家里安裝了智能開關。
這只是我市不斷拓展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的一個縮影。
去年以來,我市以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為目標,采取多項舉措,不斷提高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貫徹落實《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進一步拓寬殘疾人就業渠道,全市就業年齡段殘疾人24443名,已就業13045名。殘疾人教育工作穩步推進,全市義務教育階段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殘疾人無障礙環境進一步改善,為全市300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項目。做好殘疾人“跨省通辦”辦理殘疾人證工作,完成“跨省通辦”辦理殘疾人證603個。
今年,我市將始終以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為宗旨,持續優化理念,提升服務效率,精準助殘,聚焦殘疾人需求,豐富殘疾人活動,提升殘聯服務水平、讓殘疾人共享更多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