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內蒙古持續推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由治標向治本深化,其中在促進干部擔當作為方面,內蒙古堅持激勵和約束雙向發力,把重實干、做實功、求實效的導向更鮮明地立了起來。
在正向激勵上,內蒙古始終強調弘揚“蒙古馬精神”,制定出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若干措施,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創建堅強堡壘“模范”支部和星級化“亮曬比”活動。出臺激勵干部擔當作為12條措施和容錯糾錯8條意見,旗幟鮮明地選拔敢作敢為、銳意進取的干部,為大膽創新、務實肯干的干部撐腰鼓勁,連續兩年開展“擔當作為好干部”評選,評選出的199人已提拔重用172名。
在反向約束上,內蒙古細化落實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規定,對448名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進行了調整。嚴把表彰獎勵、提拔選用關口,把平時躺平擺爛不干活或者做表面文章、看到機會就想法造勢的干部排除在外,讓搞形式主義的人不僅無利可圖,還會付出沉重代價。
在建強工作隊伍方面,圍繞讓基層“有人干事”,多舉措配強人員力量。內蒙古探索推行“鄉招村用”,建立編制“周轉池”,實行“嘎查村提出用人需求—蘇木鄉鎮初步審查核實—旗縣區復核并向上申請—市級統籌調劑使用”,推動更多優秀人才到嘎查村服務,有效解決了村級組織工作人員“青黃不接”的問題。
按照就近就便、職住兼顧原則,由盟市或旗縣統一選聘社區工作者,最大限度保證選人質量、方便社區用人。選優配強駐村干部,推動自治區、盟市兩級選派駐村第一書記比例不低于30%、選派工作隊員比例不低于20%,把上級的力量更多沉到一線。建立“嘎查村社區工作者—兩委成員—黨組織書記—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鄉科級領導干部”職業發展路徑,創新拓展了基層的晉升通道,讓基層干部更有盼頭和干勁。
圍繞讓基層“更好干事”,內蒙古積極推進基層“根數據庫”建設,在全國率先建成省域“一表通”信息系統,實現103個旗縣(市區)的3700多個部門及所有蘇木鄉鎮街道全覆蓋,基層數據隨變隨更,上級部門隨用隨取,極大優化了數據報送流程,實現了“數據多跑路、基層少費事”。完善“網絡+網格”治理模式,研發推廣“多多評”綜合服務平臺,把社會管理、民情溝通、商貿服務等功能納入其中,以線上促線下、以無形助有形,提高了基層治理的系統性和便捷度。
《光明日報》(2025年03月23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