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農事正忙。眼下正值春耕關鍵期,臨河區各鄉鎮堅決扛穩糧食安全生產責任,搶抓農時,緊鑼密鼓開展春播工作,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咱莊稼人不會說漂亮話,就認準一條,國家讓我們把地種好,咱就踏踏實實在土里刨金!”曙光鄉治安村種植大戶楊永全看著剛播種完的田塊說。今年,楊永全承包了340畝改造好的高標準農田,計劃全部種植小麥套玉米,這幾天在區農科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楊永全引入了機械化播種、測土配方施肥等科技手段,目前已完成全部田塊的搶種任務。

播種小麥
今年,曙光鄉計劃完成春播面積2萬畝,其中小麥1200畝、玉米9300畝,同步種植番茄、葵花等經濟作物。3月初已完成2萬畝耕地深松整地,疏通灌溉水渠18公里,確保農機通行、農田灌溉暢通無阻。截至3月20日,全鄉小麥已播種803畝,預計3月底前完成小麥播種;玉米整地完成4500畝;農資到戶率、農機檢修率均達100%。“接下來我們將聚焦苗期管理,組織農戶做好小麥拔節期追肥、玉米苗除草,并積極向農戶推送氣象預警、技術指導信息,預計6月上旬完成全部播種任務。”曙光鄉黨委書記張弘波說。
為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升糧食產量與品質,這些天,干召廟鎮也在積極開展小麥、玉米新品種試驗示范和小麥套種玉米超噸糧田試驗示范項目。其中,小麥套種玉米新品種試驗示范7.4畝,共有3個新品種;小麥套玉米超噸糧田試驗示范47.1畝,兩個試驗示范共54.5畝。采用“良田、良法、良種、良機”種植模式,通過引進優質高產的新品種,結合科學種植技術,探索高效種植模式,因地制宜多種糧、種好糧,力爭實現畝均效益最大化。
干召廟鎮新豐村農戶鄔寶成說,他家有15畝土地用于小麥和玉米新品種試驗示范和小麥套種玉米超噸糧田試驗示范項目,種植所需的種子、化肥、地膜由市農業發展中心提供,種植過程有專業技術人員全程指導,確保試驗示范順利進行,最終項目收益全部歸農戶。
2025年,臨河區計劃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01萬畝以上,其中小麥種植面積10萬畝以上,玉米種植面積90萬畝以上,大豆種植面積1萬畝以上,力保糧食產量穩定在13億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