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自治旗作為我國最早成立的少數民族自治旗,始終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深入開展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其地處大興安嶺腹地,森林文化濃厚,民族特色突出。鄂倫春民族世世代代依大興安嶺而生存,也為這片山林增添了獨特的人文魅力,二者相互依存。基于這樣的生態與人文基礎,鄂倫春自治旗在北疆文化建設中呈現出鮮明特點,具體體現在鮮卑歷史文化、鄂倫春民族文化和民族團結紅色文化的深度融合上。
鄂倫春自治旗立足自身豐富且特色鮮明的文化資源,在文化遺產挖掘、文化傳承賡續、文化精品創作、文化產業賦能等多個關鍵領域持續發力,大力推進北疆文化品牌創建工作。不僅擁有“鮮卑民族發祥地”的歷史文化底蘊,還被評為“中國特色民族文化體驗旅游目的地”,旅游文化資源豐富。近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與自治旗先后簽約共建了國情調研基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借助外部專業力量,為自治旗的文化建設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北疆文化”建設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在北疆文化建設發展方向上,鄂倫春自治旗秉持“著眼長遠、系統謀劃、精準施策、分步推進”的工作思路,提出“打造一條線路——融合之路”“擦亮三張名片——拓跋鮮卑根祖地、勇敢的鄂倫春、云海興安嶺”的工作任務,全方位挖掘文化內涵、整合特色資源、提升品牌影響力,以多維度舉措推動北疆文化實現高質量發展。
拓跋鮮卑根祖地作為第一張名片,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以此為依托,精心打造了“融合之路”旅游線路,這也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條國家級旅游線路。這條線路以拓跋鮮卑根祖地為起點,以鮮卑南遷的路線作為連接各地區的紐帶,串聯起沿線豐富的歷史文物遺跡、壯美的自然風光以及多彩的民俗文化元素,成功打造區域文化旅游聯盟。以深入挖掘拓跋鮮卑南遷融入中原的歷史文化內涵與時代價值為主題,著力打造地區特色文化品牌以及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品線路,推動“融合之路”沿線重要節點城市在文化、旅游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等多方面的深度交流與合作。2024年,自治旗積極與呼和浩特、赤峰、烏蘭察布、洛陽、大同等鮮卑南遷節點城市開展合作洽談,成功達成了旅游專列、研學、自駕、文化交流等多領域的合作意向,并成功組織首批學者團、研學團來到鄂倫春,社會反響十分熱烈。
第二張名片“勇敢的鄂倫春”。鄂倫春民族文化不僅是豐厚的文化資源,更是自治旗旅游產業立足的根基。在北疆文化建設中,鄂倫春自治旗開展系列節慶活動,強化旅游宣傳,豐富旅游業態,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文化名片。2024年,鄂倫春自治旗舉辦了杜鵑節、篝火節、森林音樂節、美食節、冰雪伊薩仁等一系列節慶活動,成效顯著。如篝火節當天通過文創產品銷售、民族風情旅拍、網紅打卡等業態吸引游客5.3萬人,實現旅游收入4100萬元;篝火季期間制作200余個公眾號推文、150余個視頻,多平臺同步直播累計瀏覽量800萬+、點贊量35萬+,新華社拍攝的宣傳視頻及直播瀏覽量達800萬+,點贊量20萬+,宣傳效果與影響力俱佳。“勇敢的鄂倫春”這一文化名片基于鄂倫春文化,不斷豐富載體,大力促進文旅融合。目前已推出賞冰樂雪、尋跡鮮卑歷史等7條精品線路,舉辦嶺上冰雪穿越、森林馬拉松等8類文體活動,打造出鮮卑歷史探秘、鄂倫春非遺手作等數十種特色體驗產品,還持續開發“做一天鄂倫春人”“老獵帶小獵”等業態,讓文旅融合更為緊密。
第三張名片“云海興安嶺”。這是鄂倫春生態資源、文化特色的綜合體現。鄂倫春轄區總面積5.98萬平方公里,林草覆蓋率75.18%,生態紅線范圍覆蓋67.94%。鄂倫春民族世代生活在這片林海,自然生態塑造了鄂倫春人堅強勇敢的性格,賦予了鄂倫春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今天阿里河國家森林公園、達爾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拓跋鮮卑歷史文化園、多布庫爾獵民村等多個景區景點。開發生態資源,發展文旅產業,地林聯手,政企合作,打造房車營地、驛站以及購物、娛樂、康養、文化等消費項目,不斷提升旅游公共設施和服務質量,共同拓展和推介自駕游發展空間。
“拓跋鮮卑根祖地”“勇敢的鄂倫春”和“云海興安嶺”這三張文化名片,是鄂倫春自治旗立足地區獨特資源與文化特色,在北疆文化建設中的重點打造對象。后續的項目申報、文化宣傳、理論闡述以及文旅融合發展等各項工作,都將緊密圍繞這三張名片展開。然而,鄂倫春自治旗的北疆文化建設格局并不局限于此,還通過實施26項具體舉措,著力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推動文化全方位發展。同時,通過構建文化傳播、文化標識打造、文化創作、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和文化研究這6大工程,全方位發力,實現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的目標,為北疆文化建設筑牢根基。
下一步,鄂倫春自治旗將深入持續開展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以融合發展為核心思路,將鄂倫春地區的民族文化、森林文化、紅色文化、歷史文化有機融合,形成一條獨具魅力的北疆文化發展新路徑。同時,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提高產業化水平,增強非遺活化利用,豐富旅游業態,讓鄂倫春自治旗的文化真正“活”起來、“火”起來,在北疆文化建設中綻放獨特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