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臨河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保工作以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為導向,緊緊圍繞保障糧食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為目標,多措并舉,強化農作物全生育期的綠色防控關鍵技術集成示范,引導新型經營主體使用高效綠色防控產品,建立綠色防控技術應用長效機制,走深走實化學農藥減量增效發展道路。
突出綠色防控,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加強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分別建成小麥、玉米、向日葵三大主產作物和蔬菜等經濟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千畝核心示范區,示范帶動防控面積5萬畝以上,核心示范區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90%以上。加強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以小麥、玉米、向日葵等主要糧油作物和蔬菜等主要經濟作物為重點,以作物生長周期或種植模式為主線,開展生態控制、理化誘控、生物防治、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等綠色防控技術和產品的集成試驗示范,穩步提高綠色防控覆蓋率。
推動統防統治,增強社會化服務能力。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社會化防治服務從病蟲害代防向承包防治拓展、從單一用藥防治向綠色防控拓展,引導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積極開展綠色防控,切實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依托小麥“一噴三防”、玉米“一噴多促”等補助項目,提升社會化服務組織防治水平,降低農藥使用量和用藥次數。2024年臨河區統防統治覆蓋率達45.11%,危害損失率總體控制在5%以內,2025年計劃全區統防統治覆蓋率達50%以上,危害損失率總體控制在4.5%以內。
推廣新型藥械,提升農藥科學使用水平。大力實施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行動,鼓勵優先使用生物農藥。開展了夜蛾類害蟲寧核型多角體病毒、蘇云金桿菌等生物農藥綠色防控示范。推進高效植保機械更新換代,用好用足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鼓勵專業化防治組織購置以植保無人機為主的新型高效植保機械,加強植保無人機防治技術指導及機手培訓,帶動小農戶選擇使用電動噴霧器、靜電噴霧器,切實提高農藥利用率。目前,臨河區植保無人機有342架,大型施藥器械40臺,中型施藥器械5031臺,背負式電動噴霧器65882臺。在新一年,力爭做到示范區內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90%以上,果蔬農藥使用量減少30%以上,綠色防控覆蓋率達53%,確保順利實現農藥同比減量0.5%目標。
強化宣傳培訓,提高科學安全用藥意識。加強農企合作,力爭實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重點對象科學安全用藥培訓全覆蓋。加強農藥科學安全使用指導,全面普及農藥科學使用知識、農作物主要病蟲害識別、新型植保器械的維修與使用等技術,引導農民使用安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促使農藥使用者形成科學用藥理念,推動農藥減量控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