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的源泉、工業的血液、生態的基石、城市的命脈。
今年以來,我市把節水作為事關發展全局的一項重要工作,緊緊圍繞“六個行動”要求,細化節水措施,強化水資源管理,大力落實節水行動,以最扎實的舉措、更嚴格的管理制度推進系統、深度綜合節水,促進水資源持續節約利用,全力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水資源保障。
強化頂層設計
織密科學節水“制度網”
根據各行業用水特點及各旗縣區實際情況確定節水目標,實施差異化管控措施;高耗水工業項目生產、城鎮水景觀工程取用地下水一律不予審批;加強水源地生態保護與修復,提升水源涵養能力,開展水量水質評估,確保水源地水量充足、水質達標……節水,需要制度護航前行。我市強化頂層設計,織密科學節水“制度網”,制定《巴彥淖爾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于3月2日正式印發。
《方案》立足我市水資源利用現狀,明確30項具體舉措,從實行總量強度雙控、推進農業節水增效、推進工業節水減排、推進城鄉節水降損、推進生態節水保綠、推進地下水超采區治理、創新用好非常規水、激發節水市場主體活力、保障措施等9個方面開展節水行動,全面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方案》明確,到2025年底,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45.62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5%以上。農業新增節水能力0.8億立方米以上,全市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22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2%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力爭控制在9%以內,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0%以上;非常規水源利用量達到1.12億立方米以上。全市水資源節約利用取得明顯成效,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顯著提升,全社會節水意識進一步增強,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糧食生產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緊盯重點領域
打好系統節水“組合拳”
聯邦制藥內蒙古有限公司中水回用車間
在聯邦制藥內蒙古有限公司中水回用車間,廢水處理系統高效運轉,水資源被充分利用。
在杭錦后旗陜壩鎮帳房村1.6萬畝高標準農田及高效節水示范區,智能灌溉系統精準調控,讓每一株作物都能得到恰到好處的滋潤。
在臨河區雙河鎮,村民們積極響應節水號召,安裝智能水表,共同營造節約用水的生活氛圍。
……
節水,必須瞄準重點發力。工業、農業和生活用水是用水的三大重點領域,我市緊盯這些領域,堅持節水和治理保護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加大對科技創新和節水設備投入的政策資金扶持力度,發揮階梯水價制度引導作用,積極運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用水方式,推廣節水減排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材料,加速淘汰低效率高污染落后產能,以科技擰緊工業“節水閥”。推進節水型企業和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園區內企業間串聯用水、分質用水、梯級用水、循環用水,推動用水系統集成優化。樹立評選用水效率高的企業樣板,動員用水大戶節水改造,力爭創建節水型企業3戶、節水型園區1個。
——繼續堅持節水與生態、節水與保糧并重,精打細算做好總量控制,在持續推進工程、農藝、管理節水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基礎上,全面落實工程、農藝、品種、結構、機制“五節”措施,處理好節水與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的關系,統籌做好秋澆春匯夏灌用水、糧食和經濟作物面積、水管單位服務基層用水組織關系、水指標和用水權確權等重點工作,完善科學的灌溉制度。以黨組織領辦水務合作社為載體,破解水權意識、水量計量、水權交易等難題,實現農業節水與增效同頻、綠色與發展共振。
——將節水落實到城市建設管理各環節,實現優水優用、循環循序利用。實施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程,加快推動再生水配置利用重點城市建設,推動園林綠化、市政灑掃、城市景觀全部使用再生水,嚴控高耗水服務業和特種行業用水。積極推進農村牧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加快安裝用水計量設備,讓農村牧區群眾用“放心水”交“明白費”。積極推進巴彥淖爾市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更好保障城鄉居民飲水安全。推廣應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提高節水器具使用率,要求新建公共建筑必須安裝節水器具。
聚焦節水宣傳
譜好全民節水“主旋律”
“節約用水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作為新時代少年,讓我們樹立節水光榮、浪費水可恥的理念,用實際行動珍愛生命之水……”在全市中小學生“保護水、珍惜水——爭當節水先鋒者”主題演講比賽中,參賽選手們圍繞主題,講述身邊節水、護水事例,分享節水小妙招,表達自己對水資源的珍惜之情,號召大家節約每一滴水。
在第三十三屆“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屆“中國水周”宣傳活動中,我市水利部門工作人員通過擺放展板、發放宣傳單行本和宣傳彩頁等形式,廣泛宣傳涉水法律法規、普及節水知識,增強全社會愛水、惜水、護水意識。
……
節水,是全社會的共同使命。只有持之以恒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公眾將節水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使愛護水、節約水成為全社會的良好風尚和自覺行動。
我市將節水宣傳作為公眾參與節水型社會建設的突破口,積極開展宣傳“六進”活動,加強節水意識培育,形成社會節水新風尚。推進節水教育“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活動,建立貫通市旗(縣區)鄉(鎮)合作社到用水戶的視頻公眾號,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節水宣傳。在校園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以學生帶動家庭輻射全社會。在市旗兩級廣播電視、報刊等平臺開設節水控水訪談欄目,推動節水意識融入學校教育、融入生產生活、融入群眾日常行為規范。深入開展節水先進示范蘇木鄉鎮、嘎查村、企業、農戶等評選活動,大張旗鼓宣傳表彰,增強全社會節水意識,實現“要我節水”到“我要節水”的轉變。
“我們將牢牢扛起節水行動牽頭抓總責任,一體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鄉節水降損,加強非常規水利用,注重運用市場化手段提高節水效能,爭當全區節水先鋒示范排頭兵。”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