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邊口岸檢察統一行動”開展以來,烏拉特后旗人民檢察院進一步堅定“小院也要有大作為”的信心和決心,組建“駝背檢察”法治服務隊,積極發揚紅駝頑強不屈、堅韌不拔、默默守護家鄉的精神,讓檢察聲音隨駝鈴陣陣傳到邊疆各族人民心中。
踐行為民服務宗旨

召開檢察公開聽證會
“駝背檢察”法治服務隊以“服務、打擊、保護、協作、宣教”十字工作方針為指引,充分發揮“四大檢察”職能作用,用檢察智慧統籌推進平安、法治、綠色、和諧邊疆建設。一是構筑安全屏障,守護邊疆穩定。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找準檢察監督切入點,為建設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和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持續提供檢察供給。2024年以來,辦理危害公共安全、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等各類犯罪137件,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100余萬元,以高質效檢察履職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二是增進民生福祉,守望美好生活。凝聚公益之力,守護綠美生態。“駝背檢察”法治服務隊堅決扛起“國之大者”的擔當,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方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厚植生態底色。2024年以來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安全生產等領域行政公益訴訟案件41件,制發檢察建議35件,其中辦理草原林地、古長城遺址保護公益訴訟案件10件;辦理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件,以檢察奮進之姿守護北疆綠美生態。三是積極回應群眾期待,守護“穩穩的幸福”。持續做實群眾可感受、能體驗、得實惠的檢察為民,把為民實事辦到群眾心坎里。幫助農民工討薪19.12萬元,民事支持起訴追索勞動報酬、人身損害賠償金15.7萬余元,監督相關部門退還社區矯正對象重復繳納的罰金1000元,發放司法救助金10萬余元,以優質檢察服務保民生、護民利、暖民心。
提升檢察工作質效
“駝背檢察”法治服務隊主動延伸觸角、下沉檢察力量,推動法律監督職能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將基層檢察履職的擔當作為、實踐優勢切實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一是深化融合履職,賦能社會治理。從辦理非法狩獵案中,發現野生動物致害補償行政公益訴訟線索,向相關行政單位制發檢察建議,促成野生動物致害理賠案件37起,理賠金額24.246萬元,在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同時保障牧民群眾合法權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該案件入選2023年度“為民辦實事”典型案例和全區沿邊口岸檢察典型案例。二是堅持發展“楓橋經驗”,解“法結”化“心結”。強化信訪矛盾源頭治理,落實領導干部接訪、包案化解,深化檢察聽證,做實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辦理群眾來信來訪34件,組織公開聽證41次,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9場,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三是守護“小窗口”里“大民生”,傳遞司法溫情。以12309檢察服務中心綜合性服務平臺為載體,暢通群眾線上線下訴求表達渠道,為群眾提供集控申接待、案件受理、法律咨詢于一體的一站式接待、一窗口受理檢察服務,努力讓群眾“只進一扇門,化解煩心事”,“人在家中坐,事情線上辦”,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激發普法教育活力
“駝背檢察”法治服務隊既做沿邊安全的“守護者”,又做沿邊法治的“傳聲筒”。緊密圍繞邊疆人民最現實、最關切、最直接的問題,從法治宣傳教育入手,多角度全方位發力,打通邊疆普法宣傳“最后一公里”,讓法律知識深入人心,讓法治理念在邊疆大地生根發芽。一是構建全方位普法體系,讓普法出“新”更入“心”。以普法宣傳進社區、進學校、進村組嘎查、進企業、進邊防連隊為載體,讓法治陽光普照每一個角落。普法方式從集中普法到上門送法,從以沿邊典型案例寓教于法到“北疆蒙芽·鴻雁未檢”法治課堂雙向互動,到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協同普法、挖掘志愿者參與普法,構建起“專業力量+社會參與”全方位立體化普法體系,法治服務更精準化、精細化、專業化,極大地提升了普法效能。二是開拓普法教育新路徑,數字普法提質增效。以線下傳統走家串戶宣傳+集中法治宣講與線上“科技+普法”數智檢察相結合,雙線普法提升普法質效。借助科技賦能,打造AI普法數字人“藍藍”,點亮普法“新視界”,讓群眾隨時隨地享受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務。通過“普法+對象+需求+內容+實效”方式,內容從防范養老詐騙到未成年人保護,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到安全生產、知識產權保護,再到維護國家安全、守護公共利益等,受眾從沿邊牧民到企業職工,從婦女兒童到銀發老人再到戍邊戰士,實現了普法宣傳的廣泛覆蓋和精準推送。
今后,烏拉特后旗人民檢察院將以“駝背檢察”法治服務隊為載體,持續深耕法治責任田,用“四大檢察”切實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把暖民心的事辦細,把順民意的事辦好,以法治力量服務邊疆發展、維護邊疆穩定、守護邊民幸福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