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烏拉特中旗高度重視嘎查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培育儲備工作,將其作為加強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建設、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舉措,注重構建“選、育、管、用”全鏈條體系,著力鍛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后備力量隊伍。
多渠道廣招“選”,提質拓源強隊伍。制定《嘎查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培育儲備兩年計劃實施方案》,成立由旗處級領導組成的調研摸排組,對嘎查村后備力量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從政治素質、履職能力、道德品質、培養潛力、年齡學歷等方面細化人選資格條件,按照組織推薦、黨員群眾推薦、個人自薦、村考察初審、鎮評估復審、旗級備案入庫的“三薦兩審一備案”程序,從高校大學生、退役軍人、經商返鄉人員、本村致富能手等優秀人才中儲備嘎查村級后備力量,并逐人建立成長檔案,記錄成長軌跡。不斷拓寬選人視野,利用節假日返鄉契機,線上平臺等途徑宣傳家鄉發展變化、創業政策和產業優勢,吸引在外青年人才關注家鄉、回歸家鄉、建設家鄉。截至目前,全旗87個嘎查村儲備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119人,平均年齡38.6歲,高中及以上學歷達到100%,每個嘎查村“兩委”班子至少有1名大學生,推動嘎查村干部隊伍梯次儲備,有序更替。
多元化優培“育”,固本培元強本領。建立旗、鎮、村三級分級培訓體系和師資共享、優勢互補的師資庫,量身定制教學計劃,依托旗委黨校、蘇木鎮流動黨校、嘎查村宣講點等主陣地,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載體,每季度開展黨性教育、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培訓,實現嘎查村干部教育培訓全覆蓋。立足農村牧區資源稟賦、產業優勢等特點,分類分批組織嘎查村干部開展“一鎮一品”研習培訓班,邀請區內外專家學者圍繞發展支柱產業,打造地域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等內容,開展15期實用技術培訓班次。緊扣建強基層黨組織、建強黨員隊伍建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等中心任務,建立后備力量“3+1”結對幫帶制度,組建涉農涉牧部門導師團,選派科技特派員開設“田間課堂”,幫助嘎查村干部梳理產業發展方向,傳授工作經驗。截至目前,全旗87個嘎查村吸收轉化基層治理、產業發展、服務群眾等經驗成果26項,新謀劃產業項目54個,新增集體經濟增收渠道30多條。
多減負嚴監“管”,明責優考強效能。嚴格按照“一人一檔、一村一冊、一鎮一庫”原則,建立嘎查村級后備干部信息庫,健全嘎查村級后備力量管理機制,準確掌握基礎信息和現實表現、履職情況、思想動態,定期開展分析研判和動態調整。秉持“一個體系、一次考核、分類實施”的思路,指導蘇木鎮黨委制定《嘎查村“兩委”干部年度績效考核方案》,結合堅強堡壘“模范”支部創建、基層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等工作,開展屆中履職分析研判,將推動中心工作成效作為考核重點,設定黨組織自評、黨員群眾測評、上級組織考評3個環節,通過集中評議、滿意度測評、走訪座談等方式,對嘎查村黨組織進行考核,作為評優評先、動態調整嘎查村干部的重要依據。截至目前,擇優補充嘎查村“兩委”干部18人,約談因集體經濟收入過低、黨組織軟弱渙散的黨組織書記5名,先后有11名不勝任的后備力量被調整出庫,以優進劣汰鮮明導向打造過硬隊伍。
多實踐大膽“用”,激發活力強動能。充分運用屆中評估結果,持續推行“四個一批”進班子計劃,建立嘎查村級后備力量設崗定責、跟崗鍛煉等制度,設立政策法規宣傳、社情民意征集、社會治安管理、文明風尚倡導、矛盾糾紛調處等實踐崗位,根據其特長潛力,選派到嘎查村任職大學生到蘇木鎮機關跟崗鍛煉,推薦后備力量擔任黨組織書記助理、網格員、村民小組長等職務,參與鄉賢走訪、民情懇談、黨員座談、服務群眾、公益事業等,讓后備力量提早參與到嘎查村級事務和工作實踐中來。搭建橫向能力發展平臺,支持有能力的后備力量參與合作社種植養殖、開辦鄉村旅游、發展庭院經濟等項目,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層治理、庭院經濟建設等一線工作中鍛煉。同時,加大優秀嘎查村黨支部書記招錄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力度,擇優推薦黨支部書記為自治區、市、旗“兩代表一委員”“兩優一先”。截至目前,先后有13名嘎查村黨支部書記考錄為蘇木鎮機關公務員和事業編人員,推薦72名后備力量到蘇木鎮和嘎查村跟崗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