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不僅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載體,更是激發全域活力的重要引擎。隨著體育場館、健身設施日趨完善,全民健身熱潮涌動,再加之本土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上取得亮眼成績,巴彥淖爾正通過“體育+”戰略,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今年,我市將積極申辦體育賽事,繼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鼓勵機關單位體育場館設施向社會開放,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運動,讓體育成為賦能城市“向新”的重要力量。
“體育+”強化產出效益
近年來,我市以賽事為杠桿撬動城市發展,先后舉辦了全國垂釣大賽、環烏梁素海自行車邀請賽、全市端午節龍舟賽等品牌賽事,讓賽事成為激發消費潛力、拉動產業轉型、提升城市能級的內在動力。
2024年底,烏拉特前旗“賽事與美景激情邂逅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經驗做法入選“2024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影響力案例”。據了解,烏拉特前旗以體育賽事為媒,推進文化、體育、旅游融合發展。在第三屆環烏梁素海自行車賽期間,該旗先后舉辦不同規模的體育賽事及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動,帶動了餐飲、住宿、交通等相關產業發展,休閑、娛樂消費快速提升。
“第十一屆全國大眾冰雪季”系列冰雪賽事、駱駝文化那達慕、汽車越野拉力賽、全市中小學生冬季越野賽……今年以來截至2月,全市已開展23場次冰雪賽事活動,直接參與人數約2萬人次,輻射帶動群眾規模約15萬人次。
今年,我市體育系統將持續開展“跟著賽事去旅游”“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活動,申辦中俄蒙國際青少年運動會、烏梁素海全國鐵人三項賽、全國汽車越野拉力賽、徒步越野挑戰賽等賽事,以賽事為引領,變“流量”為“增量”,推動體育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公共服務突出為民理念
今年春節假期過后,臨河區全民健身中心迎來大批健身愛好者。據了解,臨河區全民健身中心羽毛球、籃球等場館日均客流量在300人左右,對60周歲以上和14周歲以下市民免費。中心還免費為健身群眾舉辦公益課堂,有專業的教練定期開展健身指導。
在通過賽事拉動經濟的同時,我市注重夯實全民健身基礎,優化公共服務。市體育局做好項目對接和資金爭取,補短板、促均衡,著力打造好群眾家門口的運動場所,讓市民暢享健康運動生活。
2024年,我市計劃改擴建體育公園2個,新建全民健身中心4個、多功能運動場5個、社會足球場1個、健身步道1個、老年驛站2個,實施國球進社區項目48個、進公園項目22個,結合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鄉村振興、和美鄉村建設推動公共體育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切實提升居民幸福感與獲得感。
競技體育成績亮眼
2024年,我市運動員參加世界級比賽獲得3枚金牌、1枚銀牌、3枚銅牌,參加全國比賽獲得64枚金牌、53枚銀牌、28枚銅牌,參加自治區比賽獲得80枚金牌、67枚銀牌、101枚銅牌。運動員王月在巴黎奧運會盲人柔道70公斤J2級別的比賽中勇奪銀牌;谷倉在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上獲得冬季兩項男子10公里短距離比賽銅牌;趙軒在全國拳擊錦標賽中獲得54公斤級冠軍;張雪在全國拳擊U18錦標賽中獲得81公斤級亞軍……這些優異成績,成為我市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印證。
近年來,我市廣泛開展青少年體育賽事活動,以賽促訓,通過競賽選拔優秀體育后備人才,促進競技體育發展。市體育局與教育局共同辦好全市中小學生運動會、冬季越野賽等傳統賽事,組織開展青少年體育U系列錦標賽、俱樂部聯賽和各級各類學校比賽,搭建起三級青少年體育賽事平臺。
今年,我市將陸續承辦第十一屆中俄蒙國際青少年運動會及自治區青少年射箭錦標賽、現代五項錦標賽、射箭訓練營,吸引青少年培養運動興趣、參與運動項目、感受運動魅力,為更多的優秀人才提供脫穎而出的機會。
以“體育+”戰略為抓手,巴彥淖爾正朝著全民健康與城市經濟雙贏的目標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