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臨河區人民檢察院創新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路徑,針對轄區內校外托管機構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旨在切實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加強臨河區中小學周邊校外托管機構“小飯桌”管理工作,督促經營者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切實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就餐和休息環境。
全面調研,深挖問題。臨河區人民檢察院以法治副校長履職為契機,深入轄區各學校,綜合運用問卷調查、實地走訪以及與學校、家長、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等多種調研方式,對校外托管機構展開全面排查。調研發現,部分“小飯桌”存在證照不全問題,部分家長反映“小飯桌”食品衛生存在安全隱患。
聯合檢查,消除隱患。臨河區人民檢察院牽頭聯合臨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分局、煙草管理局,對臨河九小、五中、園丁中學等中小學周邊校外托管機構“小飯桌”開展專項檢查行動。檢查過程中,各部門協同配合,形成強大的監管合力,重點檢查“小飯桌”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相關證照是否齊全,健康證是否過期,食品采購、加工、儲存等環節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規范。對消防設施配備、疏散通道暢通情況進行嚴格檢查,同步排查治安隱患等問題。此次專項檢查覆蓋中小學周邊20余家校外托管機構“小飯桌”,共發現食品原材料進貨單據不規范、調料品包裝不規范、廚房衛生不達標、冷凍食品過期、生熟食品未分區管理、住宿存在安全隱患等各類問題12處,檢查人員當場下達整改通知書,并向經營者說明法律依據,要求當場整改或者限期整改。
法治培訓,提升安全意識。為進一步提升中小學周邊校外托管機構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與安全責任意識,臨河區人民檢察院組織學校、校外托管機構舉辦平安共建—校外托管機構培訓班,校園周邊50余家校外托管機構“小飯桌”負責人參加培訓。會上,未成年人檢察辦公室負責人王丹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和典型案例,圍繞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未成年人保護等多個方面進行講解,明確校外托管機構從業范圍、人員配備、機構選址、服務定價等,向參會托管機構負責人講解《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巴彥淖爾市學生校外托管機構管理辦法>的通知》,為托管機構日常運營提供明確的操作指引,引導托管機構依法依規經營。
此次專項行動有效規范了校外托管機構的經營秩序,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有助于為未成年人打造了一個安全、健康的托管環境。下一步,臨河區人民檢察院將持續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密切關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推動建立健全校外托管機構長效監管機制,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筑牢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