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自治區“六個行動”決策部署,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臨河區聚焦企業需求,以創新服務為抓手,開展“創新助企”專項行動,通過優化行政審批服務、召開專題座談會等方式,精準幫扶企業紓困解難,助力高質量發展。
一是以服務“暖企”,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主線,多措并舉提升行政審批效能。推進開辦和注銷一站式服務改革,縮短審批時限,提高企業登記效率,實現企業登記、印章刻制、申領發票及稅控設備、社保登記、住房公積金企業繳存登記、醫保登記、銀行預約開戶等一網申請,數據共享、多項聯辦,0.5個工作日辦結,具體到領取營業執照壓縮時限到1個工作小時,企業注銷壓縮在20個工作日內辦結。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運用提醒、告誡、約談等柔性執法手段,強化對市場主體的事前預防規范和教育引導,嚴格執行行政處罰“三張清單”(不予處罰、從輕處罰、減輕處罰),對首次違法違規且情節輕微的市場主體實行“首違不罰”,達到以教育為主、懲處為輔的目的,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二是以知識產權保護“強企”,推動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創造,制定了《關于建立臨河區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的實施意見》,著力保護企業創新成果推動知識產權深度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持續加大廣告監管力度,共檢查各類市場主體115家,查辦案件4起,監測各類新聞媒體廣告210條(次)、互聯網廣告285條、短信73條(次)、戶外廣告205條。
三是以幫扶行動“興企”,解決困擾企業發展痛點堵點。根據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和市局工作要求,已完成69戶企業,747戶個體戶的結對幫扶工作,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結對幫扶工作任務。大力開展“走基層、辦實事、優環境”專項行動,召開專題座談會2次,參與市場主體40家,全力解決企業的急難愁盼問題,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四是以信用賦能“助企”,拓展信用建設新渠道。不斷拓展“信用+”應用場景,以小切口為突破,推動應用場景多領域覆蓋,進一步提升信用信息應用規范化、科學化水平,以一流信用環境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高效發展。為全面推進高效辦成信用修復“一件事”,讓“信用+信用修復”有效化解失信“緊箍”,推行“兩書同送”工作機制,同步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與信用修復告知書,通過“線下+線上”雙通道修復模式,明確信用修復辦理條件和流程,為失信主體提供高效便捷、權責清晰的信用修復模式,助力企業重塑信用新形象,進一步提升企業獲得感。截至目前,已完成“兩書”同送74份次,主動提醒和指導500余次,做到“處罰即告知,期滿即修復”,有效提升信用修復效率。
五是以金融支持“活企”,為企業發展提供政策資金。市場主體發展離不開金融政策支持,臨河區聚焦信用服務效能提升,大力宣傳推廣“信用+個體蒙信貸”應用場景,以信用賦能的方式實施貸款扶持,為地區產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為市場主體解決燃眉之急。
多項助企行動的開展,有效解決了一批企業在生產、經營方面的困難事,增強了經營主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后,臨河區將進一步落實好“體檢式監管,服務型執法”的工作模式,持續深入開展助企行動,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真正意義上把服務挺在監管前,讓監管跑在風險前,助力企業健康發展,為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市場監管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