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杭錦后旗以“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為戰略支點,將零散的“補丁田”化作阡陌縱橫的“萬畝方”,為現代農業插上科技與生態的雙翼。
走進雙廟鎮新建村,挖掘機正揮舞鐵臂推平最后幾道田埂,數百塊“巴掌田”逐漸整合成平展如砥的千畝良田。新鋪設的硬化路延伸向遠方,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雙廟鎮新建村九組組長李鵬飛站在連片方正的新田埂上感慨道:“過去的地塊零散雜亂,種植效率低,如今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小田并大田,田塊平整,灌排系統完善,農機下地更方便了,這將為以后的農業生產打下良好的基礎,也將促進我們農民增產增收。”
在三道橋鎮,2.8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正如火如荼展開。鎮黨委書記閆樂說:“為了高標準高質量地實施此項工作,我們精心謀劃,目前土方工程已接近尾聲,建筑物工程正在有序進行,到今年底保證全部完工。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推動現代農業、保證糧食安全和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鎮的重點工作。力爭到2026年底,三道橋鎮將全部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
近年來,杭錦后旗錨定“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這一戰略目標,持續發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今年全旗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36.7萬畝,目前已開工建設11.21萬畝,日出動各類機械135臺,計劃4月底完成主體工程。該旗大破大立將零碎的小田統一改造成集中連片的大田,通過實施農田輸配電灌排系統、防護林、土壤改良等配套措施,提升種植效率,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
從雙廟鎮筆直的機耕路,到三道橋鎮萬畝高效節水糧食產業園區,杭錦后旗正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筆,以科技創新為墨,在河套大地書寫“土生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