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復興鎮草原書屋里,一場以"全民齊閱讀書香飄萬家"為主題的活動正在進行。村民們圍坐在一起,閱讀中華經典,體會北疆文化的歷史脈絡,在交流互動中,村民的文化素養不斷提升,鄉村文明氛圍愈發濃厚。
村民宋占峰感慨地說:“以前覺得讀書是文化人的事,和我們沒啥關系,自從有了草原書屋,村里經常組織不同形式的讀書活動,我也學習了不少種植、保健方面的知識。”
除了宋占峰所說的讀書活動外,為了完善全民閱讀服務體系建設,豐富基層群眾精神生活,五原縣還推行了黨支部書記帶黨員、黨員帶群眾的“雙帶”模式,并依托草原書屋,組織村民開展“弘揚北疆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農技與致富”等專題讀書班、宣講交流活動。現在,五原縣建起的116個草原書屋,已經成為了群眾聆聽新政策、汲取新思想、學習新技能的“精神糧倉”。
此外,五原縣還先后建設升級了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一批公共文化設施,為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陣地保障,實現了文化資源的共享和服務的均等,進一步提升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能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如果說陣地是文化潤城的土壤,那人才就是文化潤城的種子。五原縣通過團結帶領全縣文藝工作者,扎實推動隊伍建設、繁榮文藝創作,并深入開展各類文化惠民活動、完善文化基礎設施、培育文化產業等工作,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以文明培育浸潤民心。
陣地是文化展示的舞臺,人才是文化發展的先鋒,而群眾則是這場文化盛宴的主角。為了滿足群眾不同的文化需求,五原縣將河套剪紙、面塑、木雕、河套秧歌、西路二人臺、杭哈民歌等非遺項目融入藝術創作中,并積極開展系列非遺展演,讓廣大群眾真切地感受到觸手可及的民俗文化。同時,依托葵花文化旅游節、梨花文化旅游節、年豬文化節、中老年人藝術節、青少年藝術晚會等節慶活動,廣泛開展書畫展、攝影展、送春聯、社火表演、廣場舞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搭建展示交流平臺,讓百姓成為“文化進萬家”的體驗者、參與者、實踐者。
近年來,五原縣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潤城,通過深入實施文化引領發展戰略,不斷聚焦隊伍建設、陣地建設、特色活動,積極搭建為民、便民的文化服務平臺,堅持以高質量文化服務供給滿足轄各族群眾多元文化需求,進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哺育良好社會風尚,為助力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力量。
(何卓憬 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