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老哈河流域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項目“三北”六期葦蓮蘇鄉人工固沙項目區里,機械轟鳴,一幅生態治理與民生改善齊頭并進的壯美畫卷正在加速展開。
“三北”六期葦蓮蘇鄉人工固沙項目區(韓云玲 攝)
奈曼旗地處科爾沁沙地主要分布區域的南緣。長期以來,沙地蔓延不僅威脅著當地的生態安全,也制約著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奈曼旗“三北”六期工程治理區域位于境內老哈河沿岸流動沙丘地帶。項目通過封沙育林、喬灌草混交等綜合手段,致力于遏制沙地蔓延態勢,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為構建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保障區域生態安全與糧食生產筑牢根基。項目創新結合“以工代賑”模式并引入社會資本,在守護綠水青山的同時,實現群眾增收致富,“治沙”與“致富”雙贏。
奈曼旗緊握春季造林的黃金時機,自今年3月正式啟動項目區沙地綜合治理工作以來,已完成人工固沙項目7500畝,人工灌木1.2萬畝,其他治理項目陸續開展。在加速項目建設的同時,奈曼旗強化對造林公司的監管以及對周邊群眾的管護培訓,力求徹底固定流動沙地,有效提升灌草植被蓋度,推動項目區生態環境實現根本性好轉。
村民在項目區里進行固沙作業(韓云玲 攝)
“三北”六期工程在葦蓮蘇鄉的實施面積達7.5萬畝,總投資4800萬元。葦蓮蘇鄉鄉長李棟升在采訪中滿懷期待地表示:“這是葦蓮蘇鄉難得的發展機遇。風沙減少了,生態環境更好了,‘以工代賑’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增收,大家參與治理的積極性非常高。鄉政府將全力配合,確保項目順利完成,讓沙地早日披上綠裝。”來自興安莊村的村民曹金華同樣難掩喜悅:“在這里打工,既能為治沙出份力,又能在農閑時賺錢,一天有300元收入,很滿足。”
從肆虐的黃沙到漸次鋪開的綠意,從為生計奔波到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奈曼旗老哈河流域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項目不僅是生態修復的生動實踐,更是鄉村振興的有力探索。多年來,奈曼旗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立旗之本、生存之基、發展之要,從“穿沙”精神,到建設“綠色奈曼”,再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奈曼旗書寫著綠進沙退的生態奇跡。
(韓云玲 張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