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河區狼山鎮光明村萬畝硬質小麥示范園區,市區兩級農技人員手持測距儀在田間來回穿梭,拉線打點、蹲身標記,將一粒粒種子精準植入土壤。
連日來,臨河區搶抓春耕春播黃金期,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開展小麥作物各種試驗示范工作。
據了解,今年臨河區小麥試驗示范面積為348畝,主要進行“寧春62號”“天民184”“巴麥19號”“巴麥20號”等高產、抗逆優良品種試驗示范。新品種試驗展示通過統一整地、統一施肥、統一播種、統一管理的標準化管理模式,結合科學的試驗設計,確保品種評價數據真實可靠,為選育適應本地生態條件的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提供重要依據。
“種地不選種,累死落個空”“千算萬算,不如良種合算”……一句句農諺,道出小小種子沉甸甸的分量。
種地要想產量高,種子是關鍵。去年,我市聚力種業振興,不斷增強優勢特色品種原種良種自給能力。全市培育玉米、向日葵、谷子新品種25個(其中通過國家審定玉米品種為6個、通過自治區審定玉米品種為4個,通過國家登記向日葵品種為13個、谷子品種為2個),培育肉羊新品種1個。建設農作物制種基地7.71萬畝,對24個標準化集約化瓜菜育苗中心進行全方位提檔升級,使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98%。打造了以小麥、玉米、向日葵三大農作物為主,包括辣椒、鮮食玉米、谷子等農作物的“看禾選種”平臺6個,建設面積達1090畝,展示示范品種132個,累計組織觀摩會、培訓會46次。通過“看禾選種”平臺篩選出品種19個,其中小麥品種2個、玉米品種10個、向日葵品種4個、辣椒品種3個。
近日,市現代農牧事業發展中心組織召開2025年“看禾選種”征集品種篩選評審會,對玉米、向日葵、辣椒三大類農作物品種進行評審。通過專家對參展品種的合法性、適應性、抗逆性及推廣前景進行專業評審,初步選定了“看禾選種”平臺擬展示的110個品種,其中常規玉米品種36個、密植玉米品種35個、向日葵品種23個、辣椒品種16個。接下來,我市將依托“看禾選種”平臺開展品種展示示范與鑒選評價,讓更多優質品種給河套大地帶來豐產、豐收。
種子是現代農業的“芯片”,創新育種是種子振興的關鍵。今年,我市將持續推進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優勢特色品種培育、良種化水平提升三大工程。其中包括提高河套大耳豬、戈壁紅駝、二狼山白絨山羊等地方優勢特色品種保護利用能力,推動烏拉特戈壁紅駝遺傳資源通過國家認定;開展小麥、玉米、向日葵育種聯合攻關,全年力爭培育各類新品種10個以上;發揮好杭錦后旗制種大縣引領作用,建設制種基地5萬畝以上,逐步將我市打造為內蒙古西部地區重要的制種基地;抓好“看禾選種”平臺建設,重點推廣“科河699”“巴麥13號”等主導品種;高質量建設華蒙肉羊國家級核心育種場,逐步建成全國優質肉羊種源供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