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淖爾5GW光伏組件項目下線
招商引資是經濟提質的“強引擎”。市投資促進中心將改革思維貫穿到招商引資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創新推行“1234”工作模式,堅持“走出去、請進來”雙向發力,以招商引資新突破賦能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強化“1個引領”
凝聚招商合力
2024年,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淖爾集團合作,投資14億元新建5GW高效光伏組件項目,從開工建設到首件組件成功下線,僅歷時97天。該項目的快速落地,離不開市投資促進中心的努力推進。
2024年,上海電氣巴彥淖爾高端智造零碳產業園等一大批優質項目在我市落子布局,掀起一波又一波建設熱潮。
拼經濟就是拼項目,招商引資是項目的“源頭活水”。2024年,市投資促進中心堅持黨建引領賦能招商引資工作,全力打好“黨建+招商”組合拳、解好招商引資“方程式”,引導全市各級各部門積極“走出去”“請進來”,瞄準重點區域、重要企業和重大項目精準出擊、精準招商,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蓄足“活力源泉”。市投資促進中心黨建“橫聯縱領”特色創新案例獲評市直機關一等獎。
2024年,我市引進區外到位資金260億元,同比增長33%,連續7個月保持30%以上的增速,增速居全區第二位,率先完成自治區下達的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完成率居全區首位,為推動全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支撐做大經濟總量、構建開放型經濟作出積極貢獻。
建立“2個機制”
明確工作職責
建立“一盤棋”工作機制。市投資促進中心強化全市招商“一盤棋”理念,圍繞全市重點產業鏈,形成市級領導牽頭負責、牽頭部門統籌推進,各旗縣區、巴彥淖爾國家農高區、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相關部門協力配合的工作格局。市投資促進中心統籌發改、工信、能源、市場監管、公共交易中心等部門資源,建立招商信息聯絡共享工作機制,共同深入梳理項目線索,提高信息收集梳理和分析研判能力。深化市內優勢互補、園區共建、利益共享的“飛地經濟”發展新模式,將更多高質量項目布局到相應產業定位的地區,逐步構建跨縣域的協作機制,激發產業聯動效應。
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分級分類調度項目進展,抓好盯辦落實,“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我們會定期收集各部門提供的招商線索,協調推進打通項目洽談、簽約、投產各環節堵點,全面提升招商引資質效。”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李磊說。
用好“3個堅持”
構建招商網絡
臨河區、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新能源裝備制造、新材料領域,引進三一重能巴彥淖爾零碳數智產業園、遠景巴彥淖爾大型葉片制造基地等項目。
杭錦后旗、五原縣聚焦綠色農畜產品精深加工領域,引入嘟小美年處理1萬噸葵花籽、開創公司高端預制罐藏食品加工等項目。
磴口縣聚焦新能源領域,引進蒙能160萬千瓦光儲+生態治理、陜耀50萬千瓦風光制氫一體化等項目。
……
重大項目落地離不開招商引資的助力。我市堅持差異化、精準化、特色化招商,2024年市投資促進中心在江蘇、上海、北京等地舉辦專項招商活動5場,赴優勢產業聚集區,精準對接高端資源,接洽優質項目信息。各地商協會引薦40余批次、180余家企業到我市考察洽談項目。今年3月,市投資促進中心組織我市本土企業赴河南考察學習小麥面粉、預制菜、肉食品加工、玉米深加工等產業,切實開眼界、拓思路、揚優勢、謀發展。
市投資促進中心瞄準“兩個基地、四個集群”和重點產業鏈,樹立鏈式招商思維,深入研判全市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產業方向,包裝策劃高質量發展項目61個。
圍繞“4個打造”
提高保障水平
招商引資,要引進來,還要留得住。市投資促進中心圍繞“4個打造”,以釘釘子精神推動項目招引落地見效。
打造誠信招商品牌。把誠信建設始終貫穿于招商引資工作全過程,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招商引資協議承諾的通知》,確保招商引資協議承諾的嚴肅性和可靠性。對招商協議中約定的各項承諾事項跟進落實,督促政企雙方依規履約,全力推動項目落地。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秉持“乙方”思維,全面落實自治區“四個一”工作機制,建立企業項目管家服務中心,建立項目“短平快”對接機制,對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實行幫辦代辦,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幫助企業協調解決項目落地遇到的用地、用水、用電、用氣等要素保障問題。
打造專業招商隊伍。開展招商引資“揭榜掛帥”活動,聚焦建設現代農畜產品生產基地、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布局,口岸腹地聯動發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等七個方面設立榜單,已有28個項目通過審核備案,計劃總投資355億元。2024年,組織開展全市投促系統招商項目考察拉練活動,集中考察調研全市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成果,籌謀招商引資工作全局發展。
打造產業協同高地。依托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農高區等,成功引進內蒙古康斯特生物科技、遠景能源集團、西部銅業等一批科技創新龍頭企業,為產業化項目集聚發展筑牢根基。
下一步,市投資促進中心將堅定不移抓緊抓實招商引資工作,聚焦“兩重”“兩新”及一攬子增量政策,緊盯產業鏈關鍵環節和細分領域招新引優,用好園區平臺載體推動“老樹發新芽、新樹開新花”,錨定目標、乘勢而上,全年力爭引進區外到位資金增長10%以上,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招商力量。